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,是我人生的事業啟蒙,學習從事於電工技術專業,起先在一家承包公家機關自動化設備工程的公司學習一技之長,離開後再學以致用到食品工廠工作,從事電機機械維修,進而對廠內機器設備感到興趣而鑽研,進而對於自動化機器有相當的研究心得,隨時不斷修改機械運作與電路配置,大大提升工廠的產能增加產量,生意日益躍昇,更獲得老闆賞識,進而負責所有廠務及設備,因開發新產品建議老闆增加設備加蓋冷涷庫,增建施工時發現預拌混泥車無法開入工地,須用人工手推車推入工地,無意中發現一位年近70歲工人推著水泥推車,氣喘如牛,休息中我好奇的走到老先生旁邊,請教老生先為何年紀一大把還這樣辛苦的工作,老人家回應說家裡小孩還小,全家生計全靠他一人維持,我當時聽了以後心中非常感嘆,想到自己將來應該趁年輕時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傳家事業。
在32歲那一年經朋友妻子介紹同在慈濟慈善事業中的委員朋友-我的妻子錦如,妻子原是單身主義者並不想結婚,但在朋友勉力撮合前來赴約,我們因為緣份認識進而交往,交往一開始正逢我在創業初期,而且生意並不好,但仍會抽出時間到慈濟屏東分會當志工,並照顧雙眼失明,久病臥床的姑姑生活起居,直到她安享晚年,錦如在交往期間看著我的盡心與努力深受感動,心想如果到年老有個伴,還有個人這樣無怨照顧她就好,我們交往一年左右步入結婚禮堂,共同為自己家庭打拼,生下一對子女,太太也為了我的事業全心投入,還用自己積蓄幫助我還清負債,在我周轉困難時幫助我度過難關,為了這個家辛苦得默默付出,我內心有著無限感激。

在發展裕祐製香廠之前,為了解自己的命理中較適合做什麼屬性的行業,也許有些人生的迷惘與不確定方向,在友人介紹下前去:排紫微斗數了解自己生性屬木,建議我從事麵條類或香品類比較適合,在經過思考之後,突然想到自己的技術在自動化機械原理比較有經驗,且當時的製香是以人工居多,當時想使用機械可以取代人工,減少成本提高產能,可以比別人有更好的創業機會,所以選擇學作香品發揮我的專長。當時同在慈濟當志工的師姊,在一次聊天將心中想法告訴她,結果師姊牽成我到內埔王順成製香廠應徵當學徒,老闆之父(頭家公)認為我當時28歲去學習做製香可能學沒有多久就會離開,自己去創業當老闆所以不想錄用我,因為一般學做香的學徒,都是國中畢業就去學,可以運用的時間比較長,對店家而較為划算,但當時老闆還是錄用我讓我很感佩,為了感謝老闆錄用我讓我學習製香的技術,我就比別人更努力認真,機械及電工都做,經過一段日子的努力,以快樂感恩的心情努力學習,終於得到大家的肯定。

當時老闆的生意很好,請了四、五位師父在製香,我努力的去請教各位師父,學習製香的手藝及方法,在學習的期間,老闆、老闆娘、頭家公、頭家師母、及五位師父都很照顧我,傾囊相授於我所有製香技術.,經過了幾年後…我舊家古厝剛好開了一條新馬路,而自己也已學成想開一家香舖,讓年老的雙親可以不用再那麼辛苦,在清晨三、四點起床下田採收農作物去市場叫賣,於是我決定拜離恩師內埔王順成製香舖,開始自己創業。裕祐製香廠82年初始成形。

剛開始創業間期生意很差…老闆很關心我的狀況,親自開車帶我去拜訪熟悉的客戶,使我能進一步了解,人與人之間如何接洽及市場上的供需判斷,老闆還問我創業資金是否足夠,有需要時老闆願意無條件借我100萬週轉運用,讓我深深的感動,老闆的關愛讓我永生難忘,為了要答謝老闆的恩情,我決定不會跟老闆做一樣的產品(立香)。因為我若做立香會和老闆市場有重疊,所以我改做貢香為主、立香為輔,減少跟老闆生意上的競爭不負師恩,雖然老闆認為市場很大不用掛心此事,但我還是堅持貢香為創業之路。

老闆王振發是傳承第五代的製香,前三代在清水田寮,第四代發現屏東地帶天氣炎熱,陽光充足,一年日照時間長達280天,對製香業來說是寶地,擁有製香的天然好條件,陽光取之不盡,用之不絕的自然環境,減少熱能污染,於是決定於民國56年舉家南遷到屏東內埔落地生根,至今已有46年歷史根基,全盛時期有七位師父,每天生產千斤以上香品,產品遍佈全台。
古云:一日為師、終生為父,今天有所成長,拜老闆所賜一技之長,至今成家立業,養兒育女,賢內助全力投入,生意順興,每逢佳節倍思恩親,不忘探望恩師,薄表門生感恩戴道之心。